《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2022年第11期消失在城市的缝隙中 他们都在很年轻的时候出来打工,干着卖力气的活儿,这么多年下来,没学会拿手的技能,没买过社保,钱全给了儿女。儿女成家了,又想着打工养老,按老陈的说法:“我们没有休息,只有老弱病残才回乡。” 拜登的新核宣言是更为激进还是保守? 实际上这是两种威慑选择,核清晰是威慑那些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让对方不敢对自己发动核攻击,否则会回以非常清晰的核武器报复。核 2022-06-15 阅读笔记 #2022
一本摄影书 《一本摄影书》第一版编辑团队 拍摄时一定要考虑到画面的布局,切忌天空和地面等分,让画面呆板没有生机。同时也要突出主体,加大主体在画面中的比例。 所以当我们在处理没有把握的景别时,不妨多拍几张,靠近一点拍,再近一点拍。 很多时候,靠近被摄物体无疑是将干扰项排除的最好方法,这样使你的图片更加简洁,使你的趣味中心点得以加强。如果想让趣味中心更具有动感,可让它稍微偏离画框的中心位置。 你可以用特写,凸显主 2022-06-15 光影之间 #2021
《狐狸在夜晚来临》 书名:《狐狸在夜晚来临》 作者:[荷兰] 塞斯•诺特博姆 封面: 贡多拉 凑近细看,他不由得赞叹照片多么会说谎。不但能召唤起死者,也能让你和多年前的自己面面相觑。照片中的自己是一个长发的陌生人,如此有当年的味道,甚至能勾起早已消逝的前尘往事。 人生多美妙,应当一次又一次地巧加装点。如今是见面瞬间就有所察觉,在心中留下一张快照,清晰至极,无可比拟。 雷暴 她知道自己的平静让他更加恼火,她也 2022-05-28 阅读笔记 #2022
《小镇喧嚣 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书籍信息 书名:《小镇喧嚣 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作者:吴毅 封面: 引子干部“四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在内陆乡镇,专业和知识大多意味着中小学教师。 “如果一个乡镇政府的食堂到了中午却没有多少客人,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就没有指望了。” 一 迎检,迎检乡镇政府一年少说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应对各种检查。要检查就离不开各类统计报表和数据,上级政府每一个职能部门为检 2022-05-20 阅读笔记 #政治历史与社会 #2022
《置身事内》 书籍信息 书名:《置身事内》 作者:兰小欢 封面: 上篇:微观机制献言 一套严格的概念框架无疑有助于厘清问题,但也经常让人错把问题当成答案。社会科学总渴望发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和规律,但这种心态需要成熟起来。不要低估经济现实的复杂性,也不要高估科学工具的质量。 前言 从了解现状开始 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 我们 2022-04-19 阅读笔记 #政治历史与社会 #2022
《2001 太空漫游》 6 人类的登场 虽然也经常使用这些武器来对付自己,但是没有这些武器,人是征服不了这个世界的。他在这些武器里投入了心思和精神。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些武器给他带来许多好处。不过,只要武器存在,他也就活在借来的时间里了。 9 月球穿梭机扫读这些小小的电子报头条,经常还会让人勾起一个想法。通信工具越了不起,其内容似乎就越琐碎、庸俗,或者说令人丧气。意外事件、犯罪事件、天灾人祸、冲突威胁、报忧不报喜的评论— 2022-04-09 阅读笔记 #2022
《第三帝国史》 书籍信息 书名:《第三帝国史》 作者:郑寅达 / 陈旸 封面: 第一章 希特勒上台执政暴力夺权还是挤占国会? 卐,德文称“带钩十字”(Hakenkreuz)。该符号出自梵文,原义“致福”和“包罗万象”,最早出现在公元前 4000 年左右生活在今伊朗境内的居民生产的陶器上,以后又作为吉祥符号或太阳的象征(日轮)出现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中。在早期日耳曼人的图腾性标志中,也有类似的符号。 2022-04-01 阅读笔记 #政治历史与社会 #2022
《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第一章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初探 黍与稷为中国北方最早之农作物 二、古人重黍稷轻稻粱 中国古代农作物由高地开始,是先种(多种)高粱、黄米(即黍稷),而非先种稻麦。 三、高地农作物反映陵阪文化 推想中,中国古代农业,决无水利工程。在古代典籍中可找到证据,证明古代先民耕种与居住均在高地。 第二章 上古时代的井田制度 (公元前770—前221年) 何谓封建?中文之意,即“封土建国”。“封”者 2022-03-09 阅读笔记 #政治历史与社会 #2022
《怪诞故事集》 《怪诞故事集》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怪诞中的温情关怀,碎片中的宏大想象——译者序 托卡尔丘克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当今时代的特征:过往权威势衰,乱象丛生,新现象的数量和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这样一个匆忙的世界之中,个体的寂寞,怪诞又异常真实。 托卡尔丘克在《怪诞故事集》中对构建新词的大胆试验、对宗教精神的深刻隐喻、对未来世界的宏大勾勒和对人类生存空间的犀利质疑,以一种难以复制的、充满文学兴味的惊 2022-03-07 阅读笔记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