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

2022-03-09 / 分类: 阅读笔记

政治历史与社会, 2022

中国经济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初探

  • 黍与稷为中国北方最早之农作物

二、古人重黍稷轻稻粱

  • 中国古代农作物由高地开始,是先种(多种)高粱、黄米(即黍稷),而非先种稻麦。

三、高地农作物反映陵阪文化

  • 推想中,中国古代农业,决无水利工程。在古代典籍中可找到证据,证明古代先民耕种与居住均在高地。

第二章 上古时代的井田制度 (公元前770—前221年)

  • 何谓封建?中文之意,即“封土建国”。“封”者,《周官》云:“制其畿疆而沟封之。”意即由大司徒圈划一块土地,在土地之四周筑以水沟而成封土。凡封国,即封其四疆(如封信、封门一般),将沟中挖出之土筑成围堤,堤上植树,使人不能越过,谓之“封”。聚集土曰封,“封”者,界也。又穿沟出土于岸,而皆为封,封即起土界也。“国”,就是城圈之意,犹如西方之“城”(City),中国古代之城与西方相同。
  • 西周初期,这种错落散处的城邦从几十个扩展到一百几十个,各在其城圈之内耕种农作物,与城圈外之游牧部族本可相安无事,但游牧部族乘城郭诸邦有事时便来侵扰,使城圈内之诸夏怀有戒心,便趁封建势力扩大后,将游牧人驱逐至塞外或山上。

二、井田制的变迁

  • 所谓“井田”,“井”是灌溉单位,八家共用一井。一口井之水量可用来灌溉一井的田地所需。一井的土地,即中间一格100亩属“公田”外,其他每家100亩,共九格。
  • 封建制度下之封建主将土地分配给佃农,是公平的,并无偏多偏少。故封建制度下之农民并无兼并,亦无贫富之分。
  • 百亩之田之格子线谓之封疆,封疆犹如大围墙,为古代贵族封建分割性之主要标志。封疆内之地便是井田,一井与另一井之间是隔了相当距离。井田的格子线一被冲破,政治上的封建制度亦随即被冲破了。

三、商鞅为何废除井田制?

  • 井田制度是一种随封建制度而产生的政治制度中之一环,并非社会经济形态,是中国周代有统一的封建制度后而产生的,绝非郭沫若所说的原始共产社会,

五、井田制与西方庄园不同

  • 西方的庄园,土地是农民无份的,分不到的,是谓封建农奴制度。原始共产社会是土地公有,大家没得分的。今日的共产政府是无产阶级专政,土地权属政府所有。原始社会是大家有份的;封建社会、资本社会均是大家无份,属于一人的。但中国贵族较西洋的好,因为是讲人情。

二、战国时代的商业大都市

  • 由于战国时代工商业之发达,以前以物易物之商业交换方式已不足应付,货币之使用与流通遂成为战国之另一新形态。

五、苛捐重役致秦灭亡

  • 秦之速亡,并不在于废封建而创立郡县制,而是统一天下以后,役使民力过多过急。

第五章 西汉时期经济 (公元前206—公元9年)

  • 直至后汉光武帝,仍恢复使用五铢钱。此后一直至三国、南北朝及隋朝,仍在继续铸用五铢钱。大概十个五铢钱共重一两。自秦2000年来,此种传统性之优良币制使金融稳定,是中国一种了不起之货币制度。

二、西汉货币币值及用途

  • 钱的第二种重要用途是用来代替更赋。

三、汉代的役赋与田租

  • 另外尚有一种可以贩卖的奴隶,正如欧洲人去非洲买得黑人再转手卖给美国人当奴隶。中国边疆曾有少数民族的贩卖,有所谓“僰童”者便是。

四、汉代有“素封”千户侯

  • 古代诸侯有封君,他们兼理政治。汉代亦有,但汉之封君不管政治,只理租税,即所谓“食租税”。

六、高祖武帝轻商恤农政策

  • 武帝以商人常常剥削人民利益,且对国家所定经济政策的推行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坏事,遂于元鼎二年实行均输法,乃是为了控制商品运销,平抑物价和增加收入。
  • 当时众多人民舍农而就商,又糜费奢侈,万一发生二三方千里之旱灾,或边境告急,外敌入侵,兵旱相乘,此时人民将聚徒而冲击,国家将日趋于衰亡矣。
  • 但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人民因政府重农政策而益受轻视,因贵粟政策而金益贵。仕宦之路仍为有财富人所垄断。
  • 由于算缗令、告缗令的执行,重重地打击了大商人,国库收入因而大增,西汉的中央集权政策遂更形巩固。

七、汉武帝时代经济思想学说

  • 中国的经济思想,约略言之可分两大派。汉武帝时代的全部经济制度与政策可以代表中国自古至今的两派不同经济思想。 一派是以晁错、贾谊及董仲舒为代表,可代表正统的儒家思想。是统制的计划经济。自经济的立场言,亦可说是社会主义经济,也可说是人道主义、文化主义的经济思想。 另一派是司马迁极端放任的自由个人主义的经济思想。 以上为中国两派相反的经济思想。中国历代以来轮番采用上述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这就是中国政治的复杂之处。 儒家的经济思想是文化主义的,可称为“轨物主义”。轨是轨道,物是标准,含有礼乐教化的意义。
  • 人的生活不能高过某一水平,不然生活上会造成不道德而骄;也不可低于某一标准,否则无法生存下去。此是一种以“礼”为标准的准则。正如西方人所主张的“法”。凡经济生活高于或低于一特定标准的人,此种人便无法再施以礼乐教化,故经济生活要订定一个限度,要纳之轨物,使符合某一特定之标准。

八、西汉的盐业与铁业发展

  • 汉武帝时代的盐铁官卖政策,可以说是中国继井田制度后的第二个重要的经济制度。

十、对汉武帝财政政策的评论

  • 古代各地要向政府贡上当地土特产。南北各地方政府要向中央政府输送贡物。由于路途遥远,运费比本身货物还贵;或因运输途中时日耽搁过久而中途腐败,因此实行均输法。
  • 所谓均输法,即将民间进贡给各地方政府的土产,有用不完者,中央政府规定不必再运送京师,可送到中央政府派驻各地的“均输官”那里暂时储存,随时听候京师命令。数量过多的某些项目,便可在贡地附近卖出。
  • 所谓平准法,即由天子收集储存天下百货,价贵时出售,价廉时买入,商贾之力自无法与天子匹敌,因此商人无法获利,物价自然无法抬高。商贾亦无法再囤积居奇。 但事实上是政府以各地方所贡物作为资本,用来高价时出售,成为赚钱之事。
  • 汉时民户买爵,主要目的在免徭役;而朝廷卖爵,则为济国家之急,却丧失了多数徭役,此犹如发公债必偿其息。
  • 武帝可议之处是随意使用国家财富,不知爱惜。
  • 所以武帝之管盐铁,设均输,亦犹如诸侯王之开矿煮盐,做其兼并工作。这便导致武帝滥用钱财而不惜,轻取民财而不惭,更以为田租算赋以外,均属帝室私产,可以挥霍无度。

四、新朝的五均六筦制度

  • “五均”是以征收一切地税为主。故凡采矿、畜牧、坐肆、住宅、客舍及工商之就地生利者,五均皆得征税。即凡耕稼以外之据地以为利者,均由五均主理。有田不耕,宅不种果蔬,民无事做,虽不生利,但亦占地,故亦征其税,乃寓禁于征之意。

五、政策推行过急致新朝败亡

  • 其实王莽所推行者,均与社会民生有关。王莽虽志在民生,但慕效古昔近乎迂执。又欲一蹴而就,不思精心密虑,逐渐推行,宜乎其促致早亡也。

四、东汉的屯田政策成功

  • “屯田”一事,正式起于汉代。
  • 中国正式屯田当始于武帝通西域时,因新疆地区多水草,可种田,军队是兵农两兼,经济与军事活动同时进行。此乃因为西汉的立国姿态是从长安再向西北伸展,从而驱逐匈奴,开通西域,是动而进取的。
  • 沿途设置田官,以屯田作持久战养兵对付匈奴,先以骑兵任先锋扫荡,继以步卒屯田为后劲,步步为营而前进,遂使匈奴屈服。

八、汉代黄金存量及用途

  • 可见当时金价不甚稳定,乃是随市场货物之多寡而上下浮动其价。

九、东汉大田庄俨如王国

  • 而且田庄可以自订刑法,“有不顺命,罚之无疑”。庄园并训练“部曲”和“家兵”,以防庄园外贫民之袭击。庄园修筑坞堡,以保障地主之安全。
  • 庄园内的地主与佃农,常是同姓或同宗,表面上是宗族姻亲,但事实上贫富极为悬殊。

十、两汉奴婢众多,工作广待遇优

  • 不过,中国的所谓奴婢,其实绝不同于西方罗马帝国时代的奴隶,照《韩非子》所记述,中国的奴婢衣食丰厚,并有薪酬。 中国之奴婢亦可由卑贱之地位升迁至富贵。
  • 奴婢受到人身保障,其待遇与罗马之奴隶绝不能相比。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 (公元 220—589 年)

  • 枣祗提出,命令地方官将官牛出租,鼓励农民独立生产,成为郡县之编户。同时以所获黄巾资业,包括黄巾士卒及其家属,及大量之无业流民,加以编组,扩大其屯田事业,不但有“军屯”,而且创立了“民屯”,前者以佃兵或屯兵为主;后者以屯田客、屯户为主。

二、西晋的土地制度

  • 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最坏的朝代,但在制度上仍是有它的一套。它定出了两个制度:品官占田制和户调制。
  • 依照《晋书·食货志》的记载,官品第一至第九者21各以贵贱占田。
  • 户调制是当时对平民而言的一种土地制度。田地出产所收的叫“税”;“赋”是用作军费的;“租”又不同,另外又有所谓“贡”。“调”者,“征调”、“调发”、“调兴”(动员)之意,但现在作为“调官职”之“调”,已与“调”的原意有别。此处的“户调制”是为了军事上的调动而来。
  • 西晋户调制时,则由西晋政府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并规定一个确定的土地占有数量。

五、北魏的均田制度

  • 一个士族的大家庭就可拥有几千户“荫户”。因此政府的租税少收,政府便向“庶”(穷苦人民为多)拼命搜刮,穷苦的“庶”民只得依靠“士族”做“荫户”,政府租税所得就更少。南朝、北朝的情形大致上均如此。
  • 北魏均田制之用意并不在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有一限度,贫者亦有最低之水平。
  • 北魏之所以实行均田制,其最高意义是要将门第社会中之豪强荫冒一概消除,与西晋户调制略有相似之处,可以说是中央政府与豪强争夺民众的一种措施行动,目的使人人脱离门户大族的豪强,亦不再向豪强纳租税,故有此种加倍分田地的优待,将门第化解,由于门第的反对,因此政府仍让门第养奴婢。
  • 不论贫富,一律征收赋税。一切人民平等,官与民同样是国家公民,政治上轨道了,中国(在北方)统一了。
  • 北魏之均田制度,目的为要改变原有的强宗大族所形成的政策。
  • 当时南方虽然多次提出要使侨寓“土断”,及厘正户籍,然执政者为要保全士族的特权,剥下益上,反不如北方政治理论之公平。因此北方的均田制做成了规模,但南方的黄籍积弊,却难以清理,此为北朝胜于南朝之显例。
  • 此后隋、唐两代之能复兴,实乃建基于北魏之均田制与西魏之府兵制。盖均田制使经济上贵族与庶民的不平等取消;府兵制则在种族上使胡人与汉人的隔阂取消,北方经济解决此两大难题后,农民抬头,北周遂完成了统一复兴之大业。

七、魏晋南北朝的黄金使用情况

  • 总的来说,两晋南北朝时,黄金仍保持了当作货币的作用,但用器饰的形式来流通。
  • 白银在汉代,除汉武帝与王莽时曾当作货币外,民间仅当作宝藏。魏晋以后,因黄金供应不足,遂用白银补充之,故用银者渐多。
  • 这一时期,由于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国家如大月氏、安息、大秦、南天竺、扶南等国均重视使用金银,同中国的交、广地区142全用金银交易

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 晋而宋,其时钱币大乱。宋制二铢钱,钱小而薄,易造假币,粗制滥造,不磨光,亦无边,当时人称“鹅眼钱”。1000个钱相叠不过三寸,薄而小。较鹅眼钱更差者是“线环钱”。此种钱入水可浮,握手能碎,钱不能数。双手可拿几十万钱,一万钱只能买一斗米。此种情况,在南宋末年亦出现过。

九、豪强垄断与贫富不均

  • 当时南北互市及对外通商,多由官府经营。即贵为帝王亦学作商贾。
  • 在中国通史中,南北经济史可以略而不讲。但拿中国经济史的眼光来看,农民大众当时没饭吃,社会黑暗,因此,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甚低。这种观点,其实比西洋人的看法为高。因为西洋人只看伟大的建筑艺术、伟大的雕刻艺术,却忽略了贫穷黑暗的一面,忽略了垂死挣扎的奴隶。

十、南北朝商业发展

  • 称其为黑暗时期,因为,这是站在儒家和老庄思想的观念来批评历史的。其实,南朝在生活及文化上是相当有趣味的。比起西方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十一、魏晋南北朝之寺院经济

  • 北朝寺院经济亦盛,僧人并向西域及海外各国通商。当时陆路通向西域各国,海路则由交、广地区173出发。
  • 当时北方大寺院,有僧房多达数千间之寺院,可藏军火,可练刀枪拳术;投靠僧寺之民众,政府无法干预;献米若干给寺僧后,即成为“僧祇户”,政府不能再加管治。寺中有库房,有当铺,有市场,可经商,寺内可买到广东之柑,广西之柚,百货蔬果,应有尽有。和尚之精壮者可任兵丁,故北方之寺院和尚已有能力可以造反。
  • 北朝佛寺除有丰盛的粮果收获及僧祇户缴纳的谷物作为主要经济基础外,另一重要经济来源即来自僧尼所发放的高利贷。

十三、北朝重视技工军事

  • 自北魏迁都洛阳后,北方仍设六镇屯军。长城内外居民生活习俗相差极为悬殊,居住旧都大同者骑马射箭,迁居洛阳者念佛讲经。
  • 北朝除宗教问题外,尚有一事特别重要,厥为北朝文化史中之大问题,即重工而轻农商。
  • 北朝某帝曾下诏,百工技巧须传授家传技艺,但不准进学校受教育,实则重视工人。
  • 大体上言,北朝重视宗教而不重教育,重视工人而不重农商,北朝亦轻农而重牧。

二、探讨隋代致富原因

  • 隋文帝既然轻徭薄赋,何以又如此空前富裕?其原因有下列数端:首先,周灭齐,隋灭陈,均未经过大规模之战祸,天下之宁静和平,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其次,自宇文泰、苏绰以来,北朝君臣大体均能注意吏治,隋代仍然承袭了此良好的风气。
  • 隋代致富原因之更为重要者,便是中央政令之统一,与社会阶级之消融。中国古代之贵族封建,以及魏晋以来之门第特权,至此已全部消除,整个社会同处一平等地位,而同属于一政权管辖之下,致使下层之负担尚甚轻,而上层之收入已甚足。

门第制度源自东汉,一方面是察举制度,一方面是汉末战乱使群众依附大族。

四、开运河建义仓两德政

  • 隋代尚有一良好之制度,为后世所称道者,厥为义仓与社仓之建立。

二、唐代经济制度优于汉

  • 汉代之经济政策乃不准人民太富有,注重征收商税,节制资本,对人民不分田地,不平均地权,不理你穷成怎样,略近似苏俄的共产主义;唐代则不收商业税,任由人民富庶,亦不让人民太穷,人人分田,平均地权,但不节制资本,略近似美国的资本主义。

七、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

  • 所谓“律”、“令”、“例”,三者有所分别:“律”是原定的,如唐高宗时禁止卖买口分田便是“律”;“令”是新出的,如唐代某帝下的“令”;至于“例”,如太宗时所订《唐律》,文字简洁而不能过多,于是在“疏”中说明之,如为了造船而卖田,须经政府按律制定准许,这就是“例”。
  • 杨炎的两税制,固然有人称赞,但世人责骂者甚多。此制度一直影响后世逾1000年,一直推行到民国时代,可说是开创了中国今后的税制。
  • 两税制的原则是“量出为入”,即是唐代政府用多少钱而预定收多少税,并非每年编制预算,而是以唐代宗大历十四年38为标准。不理是否主户抑或客户,一律以登在该地之户口册为准。

八、对两税制度的批评

  • 两税制是奖励人走上商业社会之路线,只注重资产,对农业社会有所损害,使人恐惧于安居置产。

十二、唐代主要流通之货币

  • 唐高祖武德四年以前,仍行使隋代五铢钱及其他古钱。四年才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其实用“开元”两字并非唐玄宗的开元年号。用“开元”两字是表示唐代铸钱币发端及首创之意。

第十一章 宋元时期经济 (宋:公元 960—1279 年; 元:公元 1271—1368 年)

  • 中国与西方特别不同之处是有城市,而且城市是均匀地散布着的。城市一方面是商业中心,另一方面则又是政治中心。此种县城自秦以后为中国的政治单位。多数的城自秦代开始就有,每一城市是四围农村货物的集散中心,城乡互相依偎补足,两者打成一片。
  • 宋代开始已无门第社会,却出现了庄田。庄田的主人为庄主,为庄主种田的是庄客。

五、元代劝督农桑行农社制

  • 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重心移向南方。北方经济衰败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北方在辽、金统治下,“猛安谋克”的屯田并不成功,田地多荒芜了。

第十二章 明清时期经济 (明:公元 1368—1644 年; 清:公元 1644—1912 年)

  • 可以说,唐代两税制度以前是涉及土地分配及所有权的问题;而两税制度以后,却不再讨论土地问题,只是政府如何征收赋税而已,只是事情而非政制,成为一技术性问题。 简言之,唐代两税制以前的中国是在土地问题上有较大的变化;而在两税制度以后,却是在租税问题上有较大的变化。

六、清代自乾嘉人口激增的事实

  • 中国的人口问题可说是一个大谜。为什么以前中国的人口老是停留在2000万左右,而乾嘉以后的人口何以会增加如此之速?这问题似无人能解答。

三、中国的水利问题——黄河、长江、淮水的利与害

  • 至于历史上第二次的黄河迁徙,时在汉武帝元光三年,距周定王五年,已有440年。此次黄河所以发生水患的原因,是由于战国以来,各国的长期战争,大家竞筑堤防所致
  • 由于战国时期多战争,水利失修了,黄河河道被破坏了,遂造成了西汉时期的严重水患。要到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成功,从此黄河平息水患,达900年之久